羅福全 李登輝訪日的幕後推手

就任駐日代表不到一年 突破封鎖讓李踏上日本
張茂森◎自由時報駐日特派記者

前總統李登輝這次訪日的兩位「男配角」,一位是台灣運送機械公司董事長彭榮次,另一位則是我國駐日代表羅福全。

在推動李登輝到日本就醫的整個過程上,彭榮次所扮演是台前的角色,而羅福全則因官方的身份而站在幕後。

過去幾任駐日代表的最重要工作之一是「把李登輝送到日本」,但都沒有成功,而羅福全上任不到一年就讓李登輝到日本心導管手術,這當然有台日中三邊關係發生變化的要素在內,但是不可否認的,羅福全駐日一年來所展現的「打破傳統」的外交手法也發生了相當的效果。

羅福全是八任駐日代表之中唯一「純血」的學者從政,他本身的履歷也非常突出,台大經濟系畢業後,在日本名門學校早稻田大學拿到經濟學碩士,最後在美國賓州大學拿到經濟博士學位,八四年到八九年擔任馬來西亞亞太發展研究中心的主任,九○年任職聯合國大學首席學術審議官,八二年至八三年在「世界名人錄」(Who’s who in the world)上榜,另一方面,他在台灣威權時代,也曾在「黑名單人名錄」上榜。

在政治活動上,六四年羅福全加入台獨聯盟,七八年就任國際特赦組織日本支部理事,八一年到八八年為美國「台灣公論報」發行人,八三年曾出席為美國國會參院外交委員會台灣前途聽證會的證人,現在仍然是台獨聯盟中央委員,他說,「我的個人政治信念與駐日代表是分開的」。

在羅福全被陳水扁政府任命為駐日代表以前,幾乎沒有人知道羅福全為何許人物,當然也不知道台灣還有這樣優秀的人才。

他在去年五月三十日上任以後,最大的一個動作是到美國大使館申請放棄美國籍,有人說他還有日本籍,這僅止於一種推測。

羅福全不喜歡駐日代表處每年花數千萬日幣在大飯店舉辦酒會,然後請一些政治家來說一些台灣喜歡聽的話,他希望今年能用隆重而莊嚴的音樂會取代,即將到來的五二○阿扁就職一周年紀念當天,駐日代表處已決定不在大飯店「大吃大喝」,而在代表官邸舉辦「阿扁一周年政績照片展」同時介紹台灣的飲茶文化,這種講求效益並且有實際意義的務實作風,其實也直接影響到李登輝訪日。

羅福全是嘉義富商羅章程之子,他的夫人毛清芬則出身於台南烏山頭的富裕家庭,現在也是獨盟中央委員,羅福全除了學術、外交方面以外,在繪畫上與書法上也有相當的造詣,當本報記者問他為李前總統訪日奔走有怎麼樣的感受時,羅福全在官邸的書齋當場寫下「台日論壇十二回、松本秋高群英會、萬山欲止三芝客、芭蕉幽徑可徘徊」,以表示他感受到日本去年十一月阻止李登輝出席第十二屆亞洲公開論壇的心情。



相關文章

時事觀點

羅福全:李登輝訪日 掀空前旋風

除了日本輿論一面倒支持李登輝外,也有一百多個議員公開簽署支持,這些現象都是空前的,甚至有一位九十幾歲的老奶奶看到李登輝來,還掉下眼淚。 李心怡◎新台灣新聞週刊記者 儘管李登輝已經順利完成「醫療之旅」,回到台灣,但日本政府在發簽證的過程中,卻曾一再地傳出協調不順的消息。究竟,這中間有什麼樣的影響因素?未來李登輝是否能再次訪日? 以下是專訪內容 日、美政治運作不同 問:這次前總統李登輝終於順利到日本就醫,但過程中卻讓人覺得一波三折,您可不可以談一下這中間的轉折? 答:一開始,因為是私人訪問,所以是由彭榮次董事長幫李登輝個人來申請。日本方面本來是說他們沒有受理,但在簽證申請的文件中,李前總統還有提出四月二十四日要見醫生,並附上醫生的信。所以,我們當天就對外發布了的確有申請的消息。 一波三折這個問題,有人說是中國的壓力,中國大使館也開記者會,說這不是醫病,而是有政治目的。但是,官房長官福田康夫就直接說,這不是外國能管的事情。 日本的政治型態跟美國不一樣,各派的意見,大家都要問清楚,所以時間上拖了比較長,這是因為,李登輝的簽證,外務省最後必須提報給森首相批。也因為政治層次比較高,所以過程中,當然有正反兩邊不同的意見。但是他們基本的態度是,一定要趕上四月二十四日,讓李登輝去見醫生。所以,雖然拖來拖去,他們還是趕上李登輝原來申請的時間。 另一方面,李登輝也是退休的國家元首,所以這次在日本,他也是受到退休元首的禮遇。日本決定發簽證後,他們也以接待退休元首的方式,安排了許多體遇,他從大阪到岡山就動員了上千人,還派了直升機維護整個行程的安全。表面上,是個人來看病,實際上,該有的禮遇,日本政府都有做到。 問:可是這中間是不是也曾傳說,日本不打算發出簽證? 答:因為外務省裡面也有不同的意見,日本政界也有不同的意見,但是五、六位內閣閣員都是認為應該發,輿論支持後,看法比較保守的人,也慢慢改變看法。其實,日本政治是互相尊重對方的意見的,它一定要溝通,不能說森首相贊成就趕快把簽證發揮。因為日本也沒有拒絕的理由,所以它才會說沒有受理,來拖時間。 年輕議員還與中國理論 問:所以您是一直都認為,日本一定會發簽證嗎? 答:我是看到,日本社會現在是輿論走在前面,有些政治家跟不上,而民眾的聲音都是贊成的。所以,這次對日本社會也是一個很好的經驗。年輕一輩的議員,也是走在前面。年輕的議員,起初有三十個人出來,後來六十個、九十個,最後有一百一十二位出來,簽署贊成李登輝到日本的文件。 這是空前的。外國元首、退休元首,都沒有人曾經造成這樣的力量。 問:在過程中,駐日代表處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答:起先有些議員,會做種種的解釋,我們對於比較友好的議員,就去跟他們溝通,讓他們了解,這是一個醫療的行程,不是政治行程。而且他是私人申請,不是我們政府申請的。李登輝也自己召開記者會,講的很清楚。 所以,後來很多跟我們相當友好的議員,都站出來講話。有七位大臣,新的總理小泉也替我們講話。我們沒有正式的外交關係,只有交流協會,我們也透過後藤理事長,表達我們的立場。 問:就您的了解,有哪些人士,在這件事上面有幫上忙? 答:日華懇談會有兩百七十位跨黨派的議員,裡面有很多位都在當大臣,有七位幫我們講話,像平沼赳夫、麻生太郎、鹽川正十郎等。還有一百一十二位年輕議員,他們還到中國大使館去跟中國理論。 許多在政界有影響力的人,都幫我們講話。首相森喜朗、官房長官福田康夫、副官房長官安倍晉三、外相河野洋平、副大臣衛藤征士郎、外務次官川島裕等人,也幫了很多忙。 問:是不是有很多民間的人士、李登輝的朋友也幫了很多忙? 答:很多人在報章上為了很多文章,支持李登輝來。這些人都是跟李登輝有個人的關係,像女作家上板冬子在李登輝回去的時候,她出版了一本書,寫李登輝的故事。很多敬重李登輝的日本學者,也都在報紙上寫文章,像東京外語大學的中島校長。 每天,日本的報紙上都有很多支持李登輝的文章。一方面,他們是贊成李登輝去;另一方面,他們認為日本應該要堅持自己國家主權的立場,這是最重要的。 台、日關係 邁入新境界 問:新的首相、外務大臣上任之後,未來,李登輝要再去日本,會不會有困難? 答:我是很樂觀。這次內閣形象很好,很像我們陳總統的全民政府,所以有80%到85%的人民支持。小泉很注重日美關係,但是田中剛上任,很多發言比較謹慎。我想,未來李登輝再度到日本,也不是一個外務大臣就可以決定的,應該整個局勢是走向一個比較好的方向。 有一個日本人寫信來,他九十二歲的奶奶,看到李登輝來,還留下眼淚。民意是這樣走,政治家是不能改變方向的。 問:未來台灣跟日本的關係,會不會有什麼變化? 答:我上任之後,我就講了,今後的日美關係,關係到我們在日本活動的空間。日本一方面要幫忙中國經濟發展、使它門戶開放,一方面,也感覺到中國在擴充武器,他們援助中國,中國也不會道謝。 台日關係必須放在日美關係中思考。新的日美關係提升的話,新的台日關係,也會提升。